生活资讯
关注民生资讯,引领生活态度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养生 > 中医养生学一年有五季,对应五行 长夏养生慎防"湿伤脾"
中医养生学一年有五季,对应五行 长夏养生慎防"湿伤脾"
2019年08月03日 13:56 中医养生
分享到:

    原标题:长夏养生慎防"湿伤脾"


    清 王时敏 《杜甫诗意图册·巫峡弈棋》


    元 佚名 《松泉高士图》


    "长夏"有两种含义:一是指"漫长的夏日",二是指农历六月夏三月中的季夏.指漫长夏日时,"长"声调为阳平;指季夏时,"长"读为上声.


    医书中的"长夏"特指某个时间段,属于中医养生学中一个重要概念.在长夏季节中,养生需护脾,而护脾首先要防湿.


    "长夏" 两种含义两种读法


    农历六月,是夏三月中的季夏.在古代,又称"长夏".


    "长夏"一词,常见于古代医书及诗词作品中.如杜甫的名篇《江村》,首联为:"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事幽."描写清澈的江水绕村而流,在"长夏"中,有如世外桃源的江村,发生的每件事都显得格外幽静、隐秘.


    又如陆游的"剑南无剧暑,长夏更宜人";司马光的"长夏金正伏,火意尤骄盈";张耒的"长夏百草秀,道旁多野花";苏轼的"樽酒乐余春,棋局消长夏"等,均出现"长夏"一词.


    不过,古诗词中的"长夏",其含义多为"漫长的夏日",只有很少一部分指农历六月.指漫长的夏日时,"长"字读为平声;指季夏时,"长"读为上声.如上述陆游、司马光、张耒诗句中的"长"字读为平声,而杜甫、苏轼诗句中的"长"字则应读上声.


    为何杜诗"长夏江村事事幽"和苏诗"棋局消长夏"中的"长"字要读上声?清人纪晓岚解释杜诗云:"长夏溽暑——长夏字,出《黄帝素问》,谓六月也,王太仆注读上声.杜工部'长夏江村事事幽'句,皆读平声,盖注家偶未考也."即是说,纪晓岚认为杜诗中的"长夏"应理解为源于《黄帝内经》的农历六月,读作上声,历代注家注为平声是疏于考究.


    据考,杜甫的《江村》,确实作于农历六月.且从格律和对仗角度言,杜诗中的"长夏"与"清江"对应,因"清江"的平仄是"平平",故"长夏"应为"仄仄","长"字要读上声.同理,苏诗中的"长夏"与"余春"对应,因"余春"指季春,"长夏"应指季夏."余春"的格律为"平平","长夏"应为"仄仄",故"长"字也要读为上声.


    医书中"长夏"象征"土"


    医书中的"长夏",首见于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,特指某个时间段,后成为中医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.


    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金匮真言论篇第四》云:"所谓得四时之胜者,春胜长夏,长夏胜冬,冬胜夏,夏胜秋,秋胜春,所谓四时之胜也."《六节藏象论篇第九》又说:"帝曰:'何谓所胜?'岐伯曰:'春胜长夏,长夏胜冬,冬胜夏,夏胜秋,秋胜春,所谓得五行时之胜,各以气命其藏.'"


    可见,所谓"胜",是指五行的互相制克.春属木,长夏属土,木克土,故"春胜长夏";冬属水,土克水,故"长夏胜冬";夏属火,水克火,故"冬胜夏";秋属金,火克金,故"夏胜秋";金克木,故"秋胜春".


    但《金匮真言篇》是讲"四时之胜",《六节藏象论篇》是讲"五行之胜",前后文义似乎有矛盾,实则后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解释.一年之中,只有春、夏、秋、冬"四时"(四季),如论"相克",则变成五行的相克.按"四时"论,只有春木、夏火、秋金、冬水,缺了五行中的"土",故《黄帝内经》又引入"长夏"的概念,以"长夏"象征五行中的"土".如此一来,四季在中医学中便变成五季,除了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,还有长夏一季.按顺序,长夏为第三季.


    何谓长夏?长夏在一年中是哪个时间段?对此,《黄帝内经》没有作出解释.唐人王冰,即前文纪晓岚所说的"王太仆"注云:"四时之中,加之长夏,故谓得五时之胜也.所谓长夏者,六月也,土生于火,长在夏中,既长而王,故云长夏也."


    王冰认为,所谓长夏,是指农历六月.六月属"土",生长于夏季的"火"中,进而成为"土"最旺的季节,故名"长夏".可见"长夏"的"长"字,是"生长"的意思,故读为上声.


    夏日养生少食肥腻别吃太饱


    按《黄帝内经》中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,土与脾相对应.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》云:"脾主口,其在天为湿,在地为土,在体为肉,在藏为脾,在色为黄,在音为宫,在声为歌……在味为甘,在志为思.思伤脾……湿伤肉."这段话,不仅说明了土与脾的对应关系,还陈述了湿气、思绪等对脾的影响.


   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,在长夏季节,应注意哪些问题?明人高濂在《遵生八笺》中说:"季夏之月,发生重浊,主养四时,万物生荣,增咸减甘.是月肾脏气微,脾脏独旺,宜减肥浓之物,益固筋骨."脾属土,肾属水,因土克水,六月土旺,易伤肾气,故不宜多食肥腻之物.


    医家孙思邈则认为:"是月肝气微弱,脾旺,宜节约饮食……不令太饱,时饮粟米温汤、豆蔻熟水最好."


    农历六月,正是"三伏天"之时,此时既热且湿.由于脾喜燥而恶湿,湿盛则伤脾.脾主升降运化,脾伤则消化不良,因而长夏护脾,首先要防湿.既要防外湿,更要防内湿.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葵


(免责声明: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邮箱:27652307#qq.com (把#改成@)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)
关键字:
分享到:
分享让我们共成长,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!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游金地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网友评论 0条评论 | 658人参与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  • 新闻故事
  • 人生五味
推荐新闻
便民服务
优质商家
  • 曝光台 /
  • 最新资讯 /
  • 精彩推荐
  • 游在青岛 /
  • 吃在青岛 /
  • 玩在青岛
猜你喜欢
  • 热门排行 /
  • 点击排行
颠覆传统网络概念,重新定义城市生活
游金地以本地民生生活服务为出发点,为本地上班族、老人、妇女、儿童提供全方位服务,挖掘更深层次需求,提倡公平公正公开,把人财物通过互联网、移动网络、物联网实现三网合一.


版权声明
游金地对其注明的游金地原创文本、版式、图片等内容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,受法律保护.如需对此部分内 容进行使用、复制、传播等,请注明转载至游金地.

扫一扫
下载APP
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