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资讯
关注民生资讯,引领生活态度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济视野 > 1.5万亿、28%、6500亿!发起三年行动,青岛要迈上“三个新台阶”
1.5万亿、28%、6500亿!发起三年行动,青岛要迈上“三个新台阶”
2022年05月09日 11:10 经济视野 来源:青岛新闻网 编辑:李倩
分享到:

振兴发展实体经济,青岛接续谋划、持续加码。

在不久前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,青岛把“筑牢实体经济根基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”摆在十项重点工作的首位,树立了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的鲜明导向。

谋定快动。4月27日,青岛召开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,对未来3年实体经济发展行动进行总部署,吹响了振兴发展实体经济的冲锋号。

ecf45f4d57d52843d8daba13f57bf122.jpg


日前,《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正式出台,勾勒了青岛产业能级提升的“路线图”,明确了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目标,即实现“三个新突破”、迈上“三个新台阶”、争创“四个新高地”。

目标就是风向标,目标导向创造未来。《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,要在三年内推动产业发展迈上“三个新台阶”——

在规上工业的发展上,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.5万亿元;

在制造业占比上,三年内实现制造业占比提高到28%,五年制造业占比提高到30%以上;

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,2024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,占服务业比重每年提高1%左右。

这既是考量青岛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三个重要维度,也是振兴发展实体经济的三个发力方向。

跨上这“三个新台阶”,青岛的产业竞争力必将实现能级的跃升,托起五年GDP破2万亿的城市战略目标。

01

要“高含金量”的1.5万亿 

e2ce519019998ecc6cc6f3fd03918f50.jpg

根据《行动方案》,青岛将在规上工业的发展上,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.5万亿。  

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、最重要的一项指标,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。一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越大,工业实力就越强。

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,规模化是基本特征。工业上规模后,不仅可以提高产出、降低固定成本、获取更高利润,还提高了竞争门槛,筑起了“护城河”。一定程度上,规模就是优势。

青岛要振兴发展实体经济,要复兴工业,做大规模是必由之路。

作为中国最早开启工业化的城市之一,青岛早在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万亿大关,成为全国第九个工业“万亿”城市,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,仅次于深圳和广州。2015年,青岛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8019亿元的历史峰值。

进入“十三五”以后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成为大势所趋。青岛深刻认识到自身产业结构的短板和不足,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坚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。

一方面,青岛创新路数打法,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,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5G等新兴产业,重振制造业;另一方面,青岛强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主动淘汰落后产能,为工业“瘦身健体”。

2a19221eef02524b4494e215eceaf479.jpg

这期间,青岛的工业总产值有所下滑,2018年为11389亿元。这是青岛“腾笼换鸟”、去产能必须承受的阵痛。阵痛过后,青岛工业正在迎来新生:“新经济”加速成长,创新能力明显提升,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,工业企业利润止跌回升,工业对青岛GDP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……
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1.5万亿的规模目标设定是审时度势的谨慎决策,其导向明确:不是要盲目上项目、铺摊子,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,而是要集约、高效,追求高质量的发展。

要“堆”1.5万亿不难,但要实现高质量的1.5万亿,并非易事,需要踮起脚尖、加把劲。

要实现这一目标,需要解构行业,靶向目标、精准发力。

2021年,青岛实现生产总值14136.46亿元,其中,工业增加值为3884.07亿元,占GDP比重为27.5%。官方数据显示,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25.9%,由此可计算出制造业增加值为3661.34亿元,占工业的比重超过94%。

可见,在青岛,制造业是工业的“大头”,制造业稳则工业稳,制造业进则工业进,能不能实现1.5万亿的目标,关键在制造业。

02

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关键 

a0247701e3e98e12accc7bcf4dc4ac53.jpg
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在制造业占比上,三年内实现制造业占比提高到28%,五年制造业占比提高到30%以上。

青岛把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重点任务之一,设定具体的目标值,凸显了这座城市狠抓制造业的决心和底气。

发达国家“去工业化”一度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,大势所趋。但事实上,过早“去工业化”给很多国家,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负面作用,让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路径遭到阻滞。

近年来,我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也出现下降态势,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路走低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叶振宇认为,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“脱实向虚”。

针对这一现象,中央多次“定调”:我国是个大国,必须发展实体经济,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、提高制造业水平,不能脱实向虚;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则对“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,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”作出安排部署。

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后,制造业比重迎来正增长。

2021年,我国制造业增加值31.4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9.8%,占GDP的比重为27.4%,比上年提高1.1个百分点;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6.7%,较上年提高了13.1个百分点。

对青岛而言,制造业是立市之基、强市之本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,制造业是青岛GDP高速增长的最强支撑。

青岛工业(主体是制造业)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年份是1970年,比重为59.70%。此后,经历了起起伏伏,整体呈现下降走势。

1998年-2006年之间,有过一轮小幅上升,8年间,占比从41%上升至45.4%,提高了4.4个百分点。从2006年起,呈现下降趋势,到2020年,下降至26.4%。

这背后既有第三产业迎来大发展,占GDP比重快速提升的客观原因,也有制造业本身错过几轮发展机遇,内生力、竞争力明显不足的主观原因。

64c1f962a8a452afe4e2c2db1354e0f1.jpg

随着制造业占比的快速下滑,青岛工业对GDP的强支撑逐步减弱。为重振制造业,青岛确立了工业强市的目标,从顶层规划到具体实施,全力重塑制造优势,把提升制造业占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——

青岛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把“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”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,并列出了预期性目标——到2025年达到27%。

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,今后五年,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%以上。

f5d530aeb7b2ce0fa1cb6b382320d172.jpg

此番,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“三年内实现制造业占比提高到28%,五年制造业占比提高到30%以上”。这是对既有目标的提标、加码。

当前,青岛制造业正在振兴发展,占比企稳回升。2021年,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到25.9%,增加0.9%,实现近年来首次提升。

为了更快地追赶,青岛确定了制造业优先发展的基调,并立足现实,依据未来5年GDP突破2万亿的大目标,为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设定3年和5年的“达标线”,让制造业的增长更有动力、增速更有依据。

势头已经起来了,只要牢牢抓住不放,苦干实干,就一定能振兴制造业,为实现城市新目标提供强劲动力。

03

让服务赋能制造 

a391db1908f913d1f7b6b617494bbc2d.jpg

《行动方案》提出,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上,2024年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500亿元,占服务业比重每年提高1%左右。

所谓生产性服务业,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、促进工业技术进步、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。不同于向普通消费者提供吃喝玩乐服务的生活性服务业,生产性服务业发源并根植于制造业。

作为一、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并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,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,同时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很强的支撑作用。相关研究表明,将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程度提高1%,制造业效率可以提升39.6%。

近年来,制造业大市争相布局生产性服务业。

2021年,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制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,加快金融、科技、现代物流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。

成都的行动更早一步。2020年末,成都市召开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会,提出要大幅提升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比重,这是成都首次以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题举行的高规格会议。

青岛也十分看重生产性服务业。近年来,青岛持续加大布局,力促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。尤其聚焦数字经济,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,培植了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的佼佼者:

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平台,海尔卡奥斯开创了“与大企业共建,同小企业共享”的生态赋能模式,赋能范围已覆盖全国12大区域以及全球20多个国家;赛轮集团推出的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“橡链云”,已成功打通3200余家供应商、2000余家经销商及近6万家门店,有效连接主机厂和车队,形成了“开放、共生、共赢”的生态系统……

f28ff0d13bf5dcd4e3b09316227c94f2.jpg

在行业龙头的带动下,用生产服务业赋能传统工业,尤其是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,正在成为青岛重塑制造业优势的重要动力源。

但是与先进城市相比,青岛的生产性服务业无论规模还是层级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2021年,青岛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4826.7亿元,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34.1%。而早在2019年,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就达到17630.49亿元,重庆超过万亿,杭州为6001.64亿元,成都为5143.1亿元。

为了让生产性服务业展现更大的作为,青岛再谋划、再加码。

青岛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、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。”

《行动方案》则进一步量化了未来3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。与2021年相比,增幅需要达到35%以上。这不是一个小目标,但基于强大的制造业市场,以及前期产业的深耕布局,只要科学部署、认真落实,实现的希望就很大。“三个新台阶”既是目标也是引导,既是压力也是动力。青岛要锚定目标,以“定了就干、干就干成、干就干好”的魄力,沿着目标指引的方向,全力奔赴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新征程。



(免责声明:此域名下的内容以及本文内容均为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邮箱:27652307#qq.com (把#改成@)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)
关键字:实体经济,服务,制造
分享到:
分享让我们共成长,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APP或微信公众平台!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游金地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网友评论 0条评论 | 4811人参与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相关阅读
  • 新闻故事
  • 人生五味
推荐新闻
便民服务
优质商家
  • 曝光台 /
  • 最新资讯 /
  • 精彩推荐
  • 游在青岛 /
  • 吃在青岛 /
  • 玩在青岛
猜你喜欢
  • 热门排行 /
  • 点击排行
颠覆传统网络概念,重新定义城市生活
游金地以本地民生生活服务为出发点,为本地上班族、老人、妇女、儿童提供全方位服务,挖掘更深层次需求,提倡公平公正公开,把人财物通过互联网、移动网络、物联网实现三网合一.


版权声明
游金地对其注明的游金地原创文本、版式、图片等内容拥有版权等知识产权,受法律保护.如需对此部分内 容进行使用、复制、传播等,请注明转载至游金地.

扫一扫
下载APP
关注公众号